搜索

人生要有甘于“向下”的执着

时间:2016-03-04   来源:作者:谈旭东 点击:

  

    人们都知道,一颗参天大树,它的地上部分越是繁盛,它的根系越是发达、越是拼命的向下发展,一般会是地上部分的2倍以上。

近日,笔者被两位老人的事迹深深感动。

一位是73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王辉。他与土地结缘,历十余年,选育的小麦良种“西农979”,成为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之一,累计播种面积近亿亩。他皮肤黝黑,身材粗壮,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没有一丝教授的书卷气。他荣誉等身,却甘于平淡,耄耋之年仍初心不改,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他说,小麦的“生长密码”是扎根泥土,育种者的生命,只有深耕于田野才有意义。

另一位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的百岁老人李佩。她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她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晚年的她用10多年,开设了600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还高规格的“中关村大讲坛”,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记得网上曾有一种论调,说当今中国最大的危机是知识分子没有良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王、李二老的事迹便是明证,便是对这种论调最好的回击。从他(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引领者感到自豪的同时,探求一下他(她)们的精神来源就很有必要。

 仔细梳理两位老人的人生轨迹,会发现他(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她)们追求和讲授的不仅是科学,最重要的还有“人”学。他(她)们都是有静气的人,都崇尚科学,都追求精神层面的上进,但又都能沉得下去,不计名利,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她)们崇高而伟大的精神来自于心无旁骛,直面现实,埋头向下、锲而不舍的勇气与坚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陕西扬凌,各方面条件都不算太好,王辉教授有多次调往沿海高校工作的机会,他都不为所动。53年来,他扎根黄土,守望麦田,整地、施肥、播种、浇水、收获、晾晒,几乎天天要到大田里劳作,春种秋收时,起五更熬半夜,甚至有几次晕倒在地头。正是有了这种甘于“向下”的执着,最终才培育出多个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

文革结束后,已经快60岁的李佩先生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她90多岁的时候,组织出版了《钱学森文集(中文版)》。她把国家授予郭永怀先生99.8%纯金铸造、重515克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她又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元,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捐的,只要是对国家、对他人有利。而至今,她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

在人生的河流里,两位老人历尽艰险却俞显淡静从容,他(她)们的精神就像金子一样散射出强健而宏伟的光芒。在现实生活中,两位老人又是那么的普通、平常,就像朴实的泥土,默默开花,默默结果,但却生机勃发,芳香远播天涯。

有人说出名要乘早。有些知识分子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因耐不住寂莫而贪图于走捷径,学术造假甚至违法乱纪都在所不惜。但这两位老人都不是乘早出名的人,原因是他(她)们根本就无心于名,在他(她)们心中,有的只是波澜不惊的普通的生活和对于信念百折不挠、甘于“向下”的坚定执着。他(她)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信念证明了民族的正面,他(她)们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是晚辈后学的榜样。他(她)们扎根于脚下的土地,不断努力地向下,向下,从大地深处汲取营养,最后却为国家、为民族撑起了一片盛大的绿荫。

(编辑:李晓刚) 

版权所有:中共凤翔区委组织部陕ICP备1100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