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参加辛亥革命的西府先贤

时间:2011-09-22   来源:佚名 点击:

 

参加辛亥革命的西府先贤
 
作者:朱玉林 来源:各界新闻网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领下,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之后,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在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运动中,当时的陕西省西府,一大批仁人志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据史料记载,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贡献突出、声名饮誉当时的有孙中山秘书刘治洲,有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窦应昌,有冯玉祥将军督军公署参议王丕卿,有河南督署参议赵西山,有辛亥革命陕西西路宣慰使高丹桂、任世忠......他们顺应革命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给地方增添光荣,为后世建立楷模,不愧为西府先贤。

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刘治洲

    刘治洲(1882—1963),字定五。凤翔县南指挥乡八旗屯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归国后,在陕创办三秦公学院,从事教育工作。武昌起义后,关中同盟会响应,凤翔在杨荟桢、刘治洲、王丕卿等组织领导下起义成功,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第一个夺取政权的地方。在兰州清军反扑、围攻凤翔之际,他被公推只身日夜兼程往西安陕西军政府搬援兵。后苦战3月,甘军溃败,遂解凤翔之围。1912年冬,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后任孙中山大元帅的秘书。1922年,任农商部次长,后代任部长。1923年,曹锟贿选,他与冯玉祥等力谋倒曹,迎孙中山北上商定国事。1924年12月,国民二军胡景冀推刘治洲等5人为代表,赴天津迎接孙中山先生。1925年,刘治洲调任陕西省省长,在西安遭受军阀刘镇华的围攻中,他的省长公署协同守军,艰苦卓绝固守西安历时8个月。1927年初,北伐军进攻河南,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24万人,由西安出潼关直达徐州。刘治洲随军北伐,曾担任郑州市长、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和冯玉祥的最高顾问等职。在郑州时,他与中共党员共事,情谊深厚。1930年春,他担任冯玉祥的总参议。他坚持反蒋政见,曾作为冯玉祥将军的代表,冒险南下广州与陈济棠将军密议联合反蒋抗日的方案。1935年秋,西北军宋哲元出任平津卫戍司令,聘刘治洲担任高等顾问,甚为倚重。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当局以刘治洲为西北之宿望,特任为陕西省政府委员兼任陕西省银行董事长。他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负责人董必武、林伯渠往来甚密。为了统一祖国,周恩来总理曾多次约会刘治洲先生,并曾当面委以重任。1949年初,刘治洲听从中央的指示,秘密赴港与李济深、郭沫若等爱国人士联系,由组织安排分批乘船北上。同年冬,周恩来总理约见刘治洲并确定他再去香港协助中共党员进行对台宣传工作。他以古稀高龄,冒着香港特务暗害之危险,尽心为中国共产党做工作。解放后,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团结委员,1955年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主席曾派人慰问他,并转交其赠款。1963年7月6日,刘治洲病逝于北京,安葬于八宝山公墓,终年82岁。

孙大元帅府参议——窦应昌

    窦应昌(1869—1951),字瑞卿,一字敬斋。凤翔县西北乡宋村人。少年随父苦读,26岁拔贡第一,光绪丁酉科举人。清末曾任凤翔正谊书院山长、高等小学堂堂长、凤翔府中学堂教员、劝学所所长。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转为国民党员。1912年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民国4年,袁世凯妄想称帝,窦应昌坚决反对。他愤然离京,联合同仁通电声讨,申张民意。1917年,他与议员刘治洲等同赴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重组新政府,维护民生,任中华民国非常议会议员(即护法议员)兼非常议会行政委员、陕西省首席代表。孙中山被选为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后,窦应昌任总统府顾问,大元帅府参议。1923年曹锟贿选,他甚为愤慨,严词拒绝,掷钞票于地而怒斥之,毅然票投孙中山。当时北京《朝日新闻》报以“此老倔强乃尔”为题发表文章赞扬。刘镇华督陕后,怕受弹劾,为笼络陕西在京议员,托河南议员郭芳五以银币五百赠窦应昌。他严拒不受,仍以“苛政殃民、横征暴敛”作提案弹劾之。1929年,西北大旱,陕灾尤重。窦应昌奋然出任陕灾救济会会办兼永济妇孺收容所所长,奔走于京、津、沪、豫、晋、陕之间,呼吁募捐、请赈。他以“救济会”住京代表向当政者及“华洋议赈会”申请到大批赈灾款,使饥民赖以渡灾。他以兴学育才为己任,在南京倡组“庚子讲经会”。回陕后任“中华国学社”常务理事,创办“国学讲习所”于西安碑林。后在本村,以书写润笔之积累,创建了诚敬小学。1981年,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确认窦应昌为“辛亥革命老人”。

冯玉祥督军公署参议——王丕卿

    王丕卿(1886—1971),又名肇基。清秀才,凤翔县纸坊乡王家泛人。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响应,王丕卿在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毕业。他奉陕西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岁羽之命,与千阳县同学高丹桂回凤翔传达省城指示,并协助杨荟桢等人说服凤翔革命军“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民军政府,布告县城四方,安抚群众,与李振初、刘治洲筹办民团和组织城防总局,保护地方。1913年,他应聘在陕西省立第二中学(学校在凤翔)任教,后又在西安三秦公学任教数年,在此期间加入同盟会。1921年,冯玉祥督陕,慕名聘王丕卿为督军公署参议。1922年,他被选为陕西省第三届议会议员。1929年后,王丕卿先后任泾阳、澄城县县长。任职期间,他一尘不染,廉洁清明,离任时地方人士以“政绩卓著”锦匾相赠。1937年,卢沟桥事变,王丕卿利用讲台宣传抗日,分析时局形势,鼓励学生抗日救亡,并利用历代英雄豪杰保家卫国事例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1938年,王丕卿应陕西省立高级中学聘请,去翠华山任教。一些进步学生拟赴延安,但缺路费,他曾多次解囊相助,中共地下党工作者刘鸿志在西安进行革命活动时,曾久居王丕卿在西安的家中,王给予多方掩护。1947年,陕西省教育厅派王丕卿回凤翔任县立中学校长。建国后,他先后担任凤翔县土改委员会委员、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等职。在任政协副主席期间,主笔重修《凤翔县志》。

河南督署参议——赵西山

    赵西山(1891—1936),原名鼎中,字西山,以字行。凤县唐藏乡人。民国初年,曾在乡创办民团御盗,后在县署任职。因不满封建统治,愤然远走外省,遂加入同盟会,奔走粤、陇、蜀、京、沪各地,联结志士,宣传革命。1922年奉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之命,为宣慰各军代表,派赴广州觐谒孙中山,报告陕西革命战争情形,并对西北军事善后献计献策。1923年9月4日,在广东石龙被孙中山派为大本营出助委员,持孙中山密令联络豫甘各省同志,遍历关内外诸军,宣传孙中山对于国事之主张。转赴榆林见井岳秀、杨虎城筹商大举。1924年秋,北方时机已成熟,复持孙岳、胡景冀密函赴广州,觐见孙中山,请示机宜,即颁发给井岳秀等讨逆军司令委任状五件,兼程北返。10月22日,冯玉祥、胡景冀、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驱走吴佩孚,联名通电恭迎孙中山北山主持国事。赵西山偕同二军代表  拜谒孙中山于天津。1925年,赵西山任河南督署参议,后返陕。1927年随于右任参加北伐,会师郑州。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采访委员。

辛亥革命陕西西路宣慰使——高丹桂、任世忠

    高丹桂(1875—1940),字季馥,清附生,千阳县城北小原村人。任世忠(1879—1921),字亦韦华,清生员,千阳县黄里镇任家湾人。高、任两人勤奋好学,广知国内名人大事,对清政府的专横统治深恶痛绝,向往革命,立志光复中华。陕西新军的义旗竖起后,高丹桂、任世忠立即联络同窗好友朱守训(陇县人)、容克甲(宝鸡县人)、韩望尘(兴平人)等,于辛亥年九月,参加同盟会,同时参加张凤岁羽、张云山领导的陕西革命军,策划武装夺取省城。陕西起义后,为唤起民众,壮大革命力量,接收各地政权,故派出宣慰使分赴各县。高丹桂、任世忠被派为陕西西路各县宣慰使,赴岐山、凤翔、陇县、千阳一带传递布告,宣传革命真谛。他俩人到千阳后,见“马头军”(起义的地方武装力量)首领赵祥、郑奎等人对革命认识不明确,军纪涣散,与地方绅民对立。他二人居中调停,一面直言规劝“马头军”,使其维护地方治安,一面建议县政当局建立民团,保障地方安定。因此,地方秩序恢复,人心安定,知县杨世禄亦出面理事,静待省上革命军政府安排有关政事。高丹桂、任世忠在陇县开展宣慰工作之后返回千阳,同年11月,局势突变,清廷驻天水保皇军崔正午率部东犯,由陇县侵驻千阳,搜捕革命党人。高、任二人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前往崔正午驻地策反,劝其弃暗投明,但崔正午死心塌地效忠于清室,将二人拘捕,后经多方营救出狱牢。1925年,高丹桂被调任陕西省长公署第二政治视察员和咨议。1928年受命省“印花总办公处”,协同甄寿珊核查西路(西府八州县)印花税稽征事宜。历任税务局会计、陇海铁路潼西段主司督办、千阳县仓储委员及田契推收主任等职。任世忠在省立警察学校毕业回县后,任警察局警佐多年,后被选为陕西省议会第二届议员。曾为灾民请命,减免税赋,为乡里群众所称赞。

版权所有:中共凤翔区委组织部陕ICP备1100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