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和一位外地朋友聊天时谈到了扶贫问题,朋友说了一个事例引起笔者深思。
原来,朋友所在的单位定向帮扶一位贫困户达五六年之久,扶贫资金投入达十多万元,可贫困户不但没有脱贫,反而变的更穷。朋友说,他们当初帮扶时,也做了调查,发现这个贫困户家里有5口人,其中: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位身体不太好的老人,两个主要劳力都没有文化;全家共有8亩山地,主要收入是种一料玉米。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单位确定了帮扶小组,责任落实到人。他们先是发动职工给这户人家捐钱捐物,从经济上直接给予帮扶,但效果不大,他们又帮助这户人家干农活,以至于许多农活全凭他们干,贫困户却啥也不干;最后他们又筹集资金给这户人家买了核桃树苗,帮扶人员发现,树苗拉去近一个多月却根本未裁,于是他们又发动职工栽树……几年过去了,朋友说,他们当年栽植的“致富树”有一大半枯死了,贫困户却依旧贫困。
对于绝大多数贫困人群来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因病因灾、劳动能力丧失等超出一般家庭承受能力的不可抗拒性因素;但还有一部分人的致贫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懒惰”,朋友所说的帮扶对象就属此类。笔者以为,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对扶贫工作的艰巨性有一个理性而清醒的认识。首先扶贫工作不能靠一时一事解决问题,要着眼长远,综合发力,多管齐下,持久用功;其次,扶贫工作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要理清思路,把准穷根,实现精准扶贫;其三,在扶贫工作中“送鱼”一时莫若“授渔”一生,要从实际出发,在抓好“硬件”扶贫的同时,注重贫困户“软实力”的提升,使贫困户从精神思想、致富技能等根子上脱贫方为上策,特别是不能越俎代庖,扶贫还需除“懒病”。
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目前国家出台的扶贫政策对贫困人群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政策解读,加强思想教育,点燃贫困人群的致富希望,滋润贫困人群的心田,使群众心里亮堂起来,培植他们与贫困做斗争的底气。其次,要通过宣传扶贫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激发群众斗志,使群众认清形势,克服“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勇气,自力更生,苦干实干,使他们思想上先行“脱贫”。
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扶贫工作的重点要在“扶”字上下功夫,怎么扶?对于被帮扶者来说,要依靠自己勤劳致富,不能光靠帮扶单位甚至是“赖”上帮扶单位而自己置身事外;对于帮扶单位来说不能一味地在资金和物质上进行帮扶,要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对于有劳动能力却因懒惰致穷的贫困户除了解决思想上的“穷病”外,还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之掌握致富技能,确定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同时,要解决好他们生活生产发展的后续问题,诸如:农产品销售、技术升级等等,使他们在技术上“富”起来。
建立健全扶贫的长效机制。制度是最好的保障。要想使贫困户脱贫致富不出现二次返贫,还得注重建立健全扶贫的长效机制。比如说,应该建立贫困户帮扶责任机制,确保他们有人“扶”;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与资金投入相挂勾的考核机制,确保能“扶”出效果;建立扶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制度,确保中央的惠民政策能尽快落地;加大扶贫项目追踪督查机制,确保扶贫攻坚中不因“贪腐”而让贫困群众更加“贫穷”。只有制度的刚性保障,才能确保贫困群众“穷困”不了。
劳动者最光荣,劳动最美,自食其力和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依靠自己,勤奋劳动,找准路子,乘国家惠民政策之东风,把好勤劳致富的舵而破万里浪,扶贫攻坚的巨轮就一定会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
(编辑:李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