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德、尚德的国家。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德,为师要讲师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各种社会角色中,官员居于重要位置;在诸多道德规范中,政德具有示范意义。今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全面理解政德、切实加强政德修养,有关部门应当全面考察政德、促进干部政德水平提高。
政德是主观意识,也是客观存在。作为思想范畴的政德具有主观性、抽象性,但贯穿其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等都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政德的形成主要体现从政者的主观修为,同时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定的历史积淀孕育特定的道德观念,特定的时代环境形成特定的道德风尚,特定的人生经历催生特定的价值取向。这就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培养优良的政德,一方面应注重主观修为,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应注重客观环境,不断净化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充分发挥外因的辅助作用。
政德是思想品质,也是综合素质。《周礼》讲:“在心为德。”政德作为一种道德修养,主要反映了从政者的思想品质。同时,它与领导干部的思维、学识、才能等存在密切联系,反映了从政者的综合素质。我国古语云:“智乃进德之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说明,广博的学识能为道德修养打下认知基础,能为道德实践提供素质保证。博学者不一定都德厚,但不学无术的人不可能在德上有更深的修养。德与才各有其规定性,但二者又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宋代大思想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是德与才辩证关系的精辟概括。德是灵魂,规定着才的方向,无德之才不仅不是社会需要之才,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之害;才是资源,能为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提供基础和支撑。这就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应从提高综合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政德修养,把进学、修德与广才有机结合起来。
政德是个人修为,也是群众口碑。政德修养的主体是从政者个人,但从政者的道德水平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口碑是重要衡量标准。有关调查显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素质当中,政德在群众心目中分量最重;在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表现中,群众最关心的是德。道德修养根植于实践,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中。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情况总是最先进入群众视野,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评价最客观。这就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一定要重视群众口碑,以群众为镜鉴,将群众的评价和建议作为重要参考。
政德可称可量,考核重在全面。与GDP等政绩指标相比,政德似乎比较“软”,但政德的考核评价同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也就是说,政德是可称可量的,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加以考核评价。实践证明,考核领导干部的政德重在全面考察、综合衡量,不仅看其工作情况,而且看其学习、生活方面的表现;不仅看其对自己如何,而且看其对他人、对亲友、对上级、对下级如何;不仅看其现时表现,而且看其一贯表现,将其在不同时间、不同单位和岗位的表现衔接起来;不仅看其是怎样说的,而且看其是怎样做的,将其在台上与台下、会上与会后、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的表现衔接起来。
编辑:李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