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贵州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央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提出的目标,吹响了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发起了全民扶贫的总动员。如何响应中央号召,啃下硬骨头,攻坚拔寨实现冲刺?关键就看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如何?说白了,就是要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如何落实,如何带头?
困难面前,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愚公书记”王光国,为了使店子坪村脱去穷根,团结和带领群众用6年时间,在坚硬的山崖上开山凿路1.5公里,打通了通向山外的致富路,引来了金凤凰,使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为了使岩博村脱离贫穷,她带领群众修路、找项目,没有资金,她四处贷款,和乡亲们一起掌钢钎、抡大锤,还曾摔下山崖,腰椎跌成粉碎性骨折。10多年来,她硬是凭着一份坚毅与责任把一个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入了小康村。像王光国和余留芬这样的好支书还有很多,他们的事迹也再次说明,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抓好了,扶贫“攻坚战”一定能打赢。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王光国、余留芬这样的带头人,群众就会是一盘散沙,力量就不会自发凝聚,店子坪村和岩博村也就不会提前实现脱贫。目前国家关于扶贫的政策力度很大,但再好的政策也要有人去落实,不落实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困难,党组织负责人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主动挑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子,以身作责,发动群众,集中智慧,以实干带领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打好扶贫“攻坚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光有责任心还不够,还必须立足村情实际,为贫困村把好脉,问好诊,找出贫困根源所在,开出致富良方。一方面要摸清实情,掌握家底,做到了然于胸。另一方面要注重实干,充分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借助互联网+等一些先进平台,借力打力,实现脱贫。同时也要做好引智工程,与帮扶单位做好衔接,选好致富项目,发展主导产业,为脱贫致富注入活力。
扶贫攻坚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还要抓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日常管理、技能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要把那些不作为,慢作为,胡作非为的基层党组织织书记要坚决及时的拿下,不能让“百米跑”变成“百米栏”,更不能让一只老鼠坏了一大锅饭。要把那些能干事,有本事,守纪律,团结群众的干部选上来,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扶贫攻坚的战斗中带领群众高歌猛进。
小河有水大河满。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扶贫开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以“三严三实”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决策,以时不我待和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毅力,团结和带领群众走向康庄之衢,为实现中国梦添彩鼓劲。
(编辑:李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