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组工干部要长拉作风“警戒线”

时间:2025-04-22 李勃勃  来源:凤翔党建网 点击: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侥幸心理,给“四风”披上“新马甲”。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既要练就“火眼金睛”,识破“四风”新变种,破除“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陷阱,让隐形变异问题无处遁形,在激浊扬清中成为新时代组工铁军。

警惕“七十二变”,识破变形“新戏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风暴”越刮越猛,作风建设的“暗流”却从未停歇,只是变换了存在方式。“舌尖上的腐败”藏进内部食堂、私人会所,“车轮上的歪风”拐入“私车公用”、“租车私用”,“人情往来”变身“电子红包”、“快递送礼”、“干股牟利”,“公款旅游”以“考察调研”、“学习培训”、“招商引资”等名义花样翻新,亦或“借壳游”“顺带游”“搭车游”。这些“变形计”无不时刻警示着我们,作风顽疾改头换面如同“病毒变异”,但“病原体”未变、“发病机理”未变,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侵入”。组工干部是被“围猎”的重点对象,更得练就“透视眼”,既要盯住“明枪”更要严防“暗箭”,从“一盒烟”、“一瓶酒”、“一顿饭”、“一个红包”、“一个殷勤”中嗅出危险信号。

破除“温水效应”,绷紧思想“警戒线”。“小节无害论”最易麻痹思想。有的干部认为“小吃小喝不算错”,在“小意思”中丢底线;有的把“围猎”当“人情”,在“小圈子”里失原则。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干部往往是从接受“身边人”安排的“加班宵夜”开始不知不觉沦为“提线木偶”,从接受所谓的“朋友”安排的“农家乐垂钓”开始逐步沦为“权力掮客”,更有甚至从所谓的“自己人”一声声“吹捧”、忙前忙后“献殷勤”中掉进别有用心之人精心布局的“陷阱”。作风问题无小事,破纪违法往往始于“针尖”般的小事小节,稍有不慎便会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人格,一步步打开欲望闸门,贪饵之香终成吞钩之鱼,身陷腐败泥潭受到纪法严惩。组工干部要常备“错题本”,以案为鉴经常擦拭思想“尘埃”,心中长拉“警报”,让“糖衣炮弹”撞上“铜墙铁壁”。

淬炼“铁军本色”,树起作风“风向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必须自身硬。组工干部是政治生态的“护林员”,既要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争本领,更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面对层出不穷的“四风”新变种,要时刻分得清“楚河汉界”,把“慎独慎微”刻进骨子里,以“眼里不揉沙”的较真、“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与“四风”问题作坚决斗争,才能让围猎者无“猎”可打,才能让纪律规定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面对诱惑时要常念“我是最后一道防线”,在日常工作中多问“和谁吃饭”“去哪出差”,勇做“移动探头”,考察干部时多说“无可奉告”“我要上报”;敢当“黑脸包公”;下乡调研时敢揭“盆景工程”“表格政绩”,誓成“廉洁坐标”。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一些看似“人情世故”的温情面纱下面,掩藏着腐蚀政治生态的致命毒素。当每名组工干部都成为行走的“警戒线”、挺立的“防火墙”,必能让“金色名片”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版权所有:中共凤翔区委组织部陕ICP备1100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