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这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自2012年12月4日诞生以来,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作风建设的鲜明旗帜 。2025年全国两会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更是对全党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提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深刻领会精神内核,方能把握行动方向。中央八项规定最初是对中央政治局的八条“铁规矩”,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则是其延伸与升华,成为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普遍性作风要求,核心在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精简会议活动”到“厉行勤俭节约”,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密切联系群众”,这些要求背后,是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自觉,更是对“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的深刻践行,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正视现实警示,更知坚守之要。就在学习教育开展期间,安徽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胡朝林违规接受宴请被免职,封丘县住建局局长因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受处分,这些典型案例深刻说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便可能反弹回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137个月公布查处数据,彰显了“动真格”的决心——作风问题无小事,违纪必究、执纪必严。
践行规定精神,关键在笃行实干。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学查改”一体推进的要求对照自身:调研是否深入基层、会议是否务实高效、用权是否坚守底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勤俭节约”“务实为民”的要求融入日常。唯有将外在要求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才能让清风正气充盈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让我们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守牢“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书写实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