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我的脑海里将“我以我血荐轩辕”具象化了,该片中李默尹一家人,深刻践行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将小家融入民族的大家中,以民族存亡为己任,以国家安危为己任。在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和革命志士,他们在建国后仍然保持着钢铁般的意志,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生命。
这部影片里有很多群像画面,第一个表现应该是救赎。一个有战后创伤的小兵在一次次战斗中又一次挺身而出,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再次将使命担当展现出来。一个在战争中被迫离开战场的小兵,最终用血肉之躯抵挡了敌人的射击,以死明志,完成了灵魂的救赎。一个缺失母亲的革命家庭,父亲从反革命者的枪下爬出来,为了革命胜利牺牲了小家,在最后的战斗中消失在枪林弹雨里,这次肉体的消失仿佛是当初那场杀害的最终结果,必然要献出生命。一个曾经的小战士,直面了亲近战友的死亡,最终成为一个战争记录者,用相机记录着每一个牺牲的人,他们应该留存有姓名和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据,最终拿起武器仍然是一名坚定的战士。这些人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在又一次战争中自我疗愈,他们在身心的巨大痛苦中完成了救赎。第二个表现应该是甜美。彭老总送给李默尹一颗糖,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地方,人们对糖果有多么甜美的期待,就像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一样,也许是战士们在战壕里谈论家乡美食的味道,也许是新棉衣的味道,也许是没有战争的空气里的味道,那些美妙仿佛是想象但又那么真实。李默尹拿着糖果,在最后一次与儿子分别之前递给了他,儿子舍不得吃,又把糖果递给妹妹,自己舔食糖纸,最终妹妹活了下来,成了希望。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后人搭建的美好,在那个美好的未来里,会有窗明几净的温馨小屋,有甜甜蜜蜜的和睦家庭,有光芒万丈的灿烂中国。第三个表现应该是回家。影片中多次出现李默尹的家门钥匙。这把钥匙是李家的钥匙,亦是当时五亿多中国人渴望和平与安宁的家门钥匙。我们在刚建国那么的困难的境地中面对国外的种种封锁,敌人在家门口四处点火,国内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才停下战火,百废待兴,内外皆困的境地里,我们选择了抗美援朝。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和人力物力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奔赴朝鲜。这是在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而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用血肉之躯建立了与朝鲜人民深厚的友谊,用不屈的信念筑起了中国人绝不认输的铁壁长城。李默尹一家人留下一把家门钥匙,打开门只剩下小女孩一人,但是朝鲜人打开家门不再有枪林弹雨的威胁,不再有亡国灭种的威胁,作为中国人舍己为人的品德早已深深刻进了每个人的血脉。
观影期间,眼泪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我的双眼,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生命捍卫尊严,用鲜血侵染衣衫,用信仰支撑躯体,在一次次极限中将自我献身于祖国安危。当我再次回想起《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话“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他们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强意志,换来了当前安宁的中国。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又一次将烈士们的信念坚守,我们也将做到,必将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