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实地考核化繁为简,真正把干部从补台账、整资料中解放出来,减负的同时也考出真实水平。”近日,陕西省2024年度考核工作进入尾声,连续两年担任考核组组长的苏园林说。
扎实落实精简优化基层考核的各项要求,陕西在年度考核中优化指标体系、改进方式方法、精准评价增效,推动重点更聚焦、导向更鲜明,切实为实干助力。
始终坚持党中央提倡什么就考核什么,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在哪里,考核就跟进到哪里。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围绕省委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和打好投资、消费、外贸等“八场硬仗”各项重点任务,把能够体现政治标准、发展要求,具有引领性、撬动性的指标选出来,设置政治必答题、党建基础题、发展关键题、创新加分题。党的建设中,重点考核政治建设、政治素质和全面从严治党情况;高质量发展中,将稳增长、项目建设、创新驱动等指标权重提升至30%左右,赋予各市(区)差异化的任务值,推动各地把工作重心锚定在提升经济运行质效、因地制宜走好现代化之路上。完善指标评估论证,明确“五不设”标准,上级没有明确要求的不设、与形势任务不符的不设、不可评可考的不设、无法体现区分度的不设、不能体现发展质效的不设;对确需进入指标体系的,以加减分的方式实施。经过精简优化,省级层面考核指标精简90%。
注重减轻负担,既看平时又看“评时”。一方面,做实日常考核,依托省考核信息系统,70%以上的关键性指标数据依靠行业报表和部门日常记录采集。另一方面,优化实地考核,年底统筹考核中需实地查看内容,由“一支队伍一次完成”,明确不开大会、不听汇报、不专门准备资料,主要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抽查印证为主。考核组从省考核信息系统中预审数据报表,带着问题下去,随机确定抽查事项,“四不两直”深入县(区)、下属单位、项目一线等,进行核实验证。
把服务群众成效作为评价实绩的“度量衡”,形成真抓实干的导向。完善满意度评价工作,扩充市(区)满意度评价对象样本,赋予群众、“两代表一委员”对本地增收、教育、医疗、减负等工作的打分权。省考核办会同省统计局对电话访问中的234条群众问题诉求,进行全面梳理,指导各地以评促改,精准施策,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