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不能简单“就党建抓党建”,要不断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丰富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的抓手和载体。
“党建+产业发展”,深化模式创新,聚力强村富民。建强基层党组织,注重从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中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村的经济模式。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在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升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组织有能力的党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尽智出力,利用个人特长在技术攻关、市场推广中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
“党建+基层治理”,探索有效路径,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深化网格化治理,将党性觉悟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愿强的党员纳入网格员队伍,通过常态化走访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村情民意,精准掌握网格内人员动态信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问题难点,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由村干部、党员、乡贤等组成调解队伍,源头排查、及时调处,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党建+民生服务”,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水平。建立由党组织领导,村干部、党员等广泛参与的“红色暖心服务队”,鼓励党员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解决群众在民生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解决群众“微心愿”,服务群众“大民生”。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根据党员特长设立政策宣传、技术指导、服务代办等岗位,引导党员主动认领、公开承诺、积极践诺。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