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人才是关键。要聚焦“引、育、留、用”全链条精准发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精准施策,拓宽引才“源头活水”。引才贵在“对症开方”。要打破“大水漫灌”思维,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建立“硬性招引+柔性引进”联动机制,通过高校委培、人才招录等方式进行“靶向引才”,通过顾问指导、合创基地、技术参股等方式汇聚“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等智力资源。注重“人才+团队+技术”整体打包引进,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创新一项技术、撬动一个产业、发展一域经济。
突出固本培元,厚植育才“成长沃土”。育才重在“因地制宜”。要开展本土人才培育工程,“订单式”“滴灌式”培养本土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破解引进的人才与县域发展环境“水土不服”难题。实施“壮苗拔节”工程,选派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一线墩苗壮苗、拔节出穗。建立“人才成长档案”,量身定制培养路径,打造“乡村振兴头雁”“技能工匠”等实用人才,让“田秀才”“土专家”出类拔尖。
强化服务保障,打造留才“温馨港湾”。留才成在“用心用情”。要落实各级党组织带头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建立“人才服务专员”机制,在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一卡通”服务。构建“聚智”机制,定期举办人才沙龙、联谊交友、座谈交流等活动。设立人才发展奖励资金,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启动阶段扶持。建立荣誉激励机制,选树“拔尖人才”“创新标兵”等先进典型,让人才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坚持人尽其才,搭建用才“广阔舞台”。用才要在“扬长避短”。要建立尊才爱才用才的环境,赋予科研创新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团队组建权、合作选择权。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让人才挑大梁推行“积分制管理+多维度评价”机制,让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有为有位”。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千金买骨”的诚意广纳英才,以“十年树木”的恒心培育栋梁,以“周公吐哺”的心胸留住人才,以“人尽其才”的智慧用好精英,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为县域经济腾飞安上“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