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黄泥路,共塑产业新画卷。针对泥塑艺人“独木难成林”的困境,村党总支牵头成立泥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前铺后院”庭院经济,通过“庭院+生产”“庭院+研学”等方法,实现抱团发展,破解销售困境。2024年,年产泥塑60万件以上,吸引就业400余人,销售收入超过4200万元,带动泥塑周边产业收入达800多万元。
党建赋能创新路,跑好传承接力棒。针对非遗传承课题,深挖能工巧匠,凝聚胡新明、胡小红、胡全让等一批泥塑老艺人。创新工艺,打造泥塑新品牌,“平安马”“富贵羊”相继入选为国家生肖邮票主图案。培养胡锦伟、韩建斌等新一代青年传承人,虎彩文创、萌宠十二生肖等新时代作品广受欢迎。举办泥塑文化艺术展演、民间工艺绝活大赛等活动,让泥塑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党建赋能文旅路,奏响发展最强音。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泥塑一条街、文化大礼堂等,开发民间工艺特色、西府乡村风情体验游两条旅游环线。依托中国泥塑体验园,推出“休闲游”“研学游”系列文旅产品,打造集吃、住、游、购、娱、产、学、研为一体的泥塑全产业链旅游景区,“六营泥塑—大塬社火—洛峪桃花”跻身全省春季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2024年,凤翔泥塑园入选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全村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