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勇挑重担开创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5-03-11 陈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逆风和回头浪。面对发展转型中的阵痛,躲不开也绕不过,要知责负重开新局、敢打善拼建新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干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有敢闯关的信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遇到爬坡过坎之难、风高浪急之险、闯关夺隘之艰时,倘若两眼一黑“看不清”、两手一摊“装糊涂”、两耳一闭“撂挑子”,是难以成长、难以成事、难出成绩的。越是负重吃劲时,越要稳住不松劲,关键要提振信心。要耐住性子、稳住阵脚,辩证看待“苦亦是甜、难也有拐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保持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不因事烦而心乱、不因事杂而智昏、不因事难而情急,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善于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净化灵魂,用无数革命先辈的风骨品质磨砺品格,把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的精神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深化为坚强有力的党性,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底气。

有扛重活的担当。千困难万困难,主动应对就不难。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解决不彻底不撒手、群众不满意不松手。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求一事之誉,兼顾“显功”和“潜绩”,兼顾当前和长远,既理清“旧账”、整治“坏账”,也做好当下、立足脚下,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有打硬仗的本事。挑梁负重、防范风险、推动发展,都要求党员干部有几把刷子,才能在最吃劲的时候使上劲、用足劲、干成事。如果思维僵化、知识弱化、能力退化,很容易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就会被困难“吓住”、被难题“绊倒”。岗位就是“战位”,要认真对待肩上的责任,保持“平时不盲、战时能顶”的常态,决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避难就易,努力把“冷板凳”坐热、“粗钉子”磨细。困难也是“跳板”,要多到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摆脱稚气、淬炼志气、升华锐气,练就“张嘴不露怯、做事不恐慌”的真功。负重才能进步。要主动到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吃劲岗位“解剖麻雀”,接到苦活儿“我先干”,遇到重活儿“我先来”,碰到累活儿“我先上”,努力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在一次次吃苦破难中增加经验与才干。

版权所有:中共凤翔区委组织部陕ICP备11007109号-2